(本网讯 徐永康) 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、阿勒泰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李青
阿勒泰,是新疆北部边境的一座山城。李青是这个山城的一名女刑警。
都说刑警是男人的职业,但在阿勒泰刑侦队伍中,绝对少不了李青的角色。李青从事的工作是刑事现场勘查和技术检验,而且同时具备痕迹检验和法医两门专业资质。据说,在新疆县级公安机关刑侦一线单位,从事这项工作的女民警屈指可数,而在这个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,痕检与法医兼备,在全国公安机关也是凤毛麟角。
也许是近三十年的职业养成,举手投足间展露的是沉稳和严谨,是豁达和干练,更有女性特有的持重和承受。
这就是李青印象。
一、步入风景线,小荷才露尖尖角
1990年,李青从财会学校毕业。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,她完全可以选择到某一个机关单位从事财务工作,在办公室里清闲安逸的打发日子。可这不是李青想要的生活。那一年,正赶上阿勒泰市公安局扩充警察编制,李青考入了公安队伍。
和大多数在机关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女孩一样,李青先是被分配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,由于作风严谨,做事细致,后又被调整到预审部门,开始有机会了解案件。李青对于那些来自刑事案件现场的证据尤为感兴趣,因此,她常常从案卷中走出来,跟随奋战在刑侦一线的同事们跑外勤,在刑侦部门做一个见习的刑警,在这期间,李青对于刑事现场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1996年,阿勒泰市郊区发生了一起特大命案,一家四口被杀。李青也被抽调到专案组,参与案件的外围调查工作。李青对于外围线索和相关证据的收集整理,逻辑严密,条理清晰,让老刑警赞叹不已。
这一时期,正处于世纪之交,对于刑事证据获取与应用的理念,全国公安机关自上而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,对于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兴未艾。1998年,阿勒泰市公安局在全局遴选人才,派出深造,而名额只有一个。李青既有潜质,又有志向,被委派到沈阳刑警学院专修痕迹检验专业。
在刑警学院,李青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两耳不闻窗外事,全身心的研修专业,并以各科功课全优的成绩毕业。一年的学制,李青甚至没有走出过校门,以至问起校园周边都有哪些风景、名胜古迹,竟知之甚少。
而也正是从这里开始,李青的刑警人生正式步入了另一道风景线。
2002年秋冬季节,辖区一个体运输户报案称,其出车归来,寻找妻子多日未果,后在自家床柜内发现了妻子的尸体……现场已被系数破坏,且犯罪嫌疑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,现场干净的没有一枚指纹和脚印。李青没有把思维局限在对现场的勘查上,既然案犯计划的如此周密,那么就要做充分的犯罪准备,包括事先踩点,寻找作案时间……侦破工作由此打开突破口,在案发后二十余日抓获了一名嫌疑人。为了验证作案成员人数,李青让同事把自己按照死者的状态进行捆绑,一次次的往箱柜里搬运摆放,经现场实验,得出了系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结论,从而将另一名已经逃往外地的案犯绳之以法。
这是李青从刑警学院学成归来后,独立面对的第一个疑难命案现场。它给李青的启迪是,在案件侦破过程中,不仅要勘查现场有形的痕迹,更要勘查无形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轨迹。
阿勒泰刑侦战线上,由此有了李青的名字。
二、见证风的方向,连续十八年命案必破
证据,永远是定案的风向标,李青用细节见证风的方向。
2006年初夏季节,人们在水电站导流渠的闸口附近发现了一块被肢解的人体组织,这是一起杀人碎尸案。公安机关组织了大量警力沿河道细致搜索,几乎将数公里长的河床清理了一遍也没有发现更多的线索……。
案件侦破的转机往往就在人们不经意的那些细微之处。在每天上下班的途中,李青发现路边的电线杆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,称有一男孩走失多日未归…….。
李青等人很快联系到了发布寻人启事的当事人。这是一对从内地自流来疆的年轻夫妇,走失的男孩是他们的儿子,年龄九岁,在某小学上学。据女主人刘某讲述,一个月前的一天下午,孩子从学校放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,至今下落不明……
DNA鉴定结果表明,在电站闸口发现的尸块,属于这夫妇俩的儿子……办案人员围绕死者生前的住所及人际关系展开进一步调查。房东介绍说,该夫妇俩是不久前才入住这里;死者的母亲说,是在孩子失踪了以后,才搬过来的。
为什么要搬家?万一走失的孩子回来找不到新家怎么办?这一连串的细节让李青感到疑惑。在他们原来的租住处所,李青发现,死者生前的学习用具、衣服等物品都堆放在这里。搬家了为什么不把孩子的物品带走?这又是一个有悖常理的细节。李青的直觉就是,只有家长明确知道孩子永远不会回来了,在搬家的时候,才会把孩子的物品遗弃在这里。
经进一步勘查,房间的墙面此前被粉刷过..….在厨房的灶膛里,发现了没有被焚毁的人的头骨碎片……死者父母亲的犯罪嫌疑陡然上升。
据嫌疑人,也就是死者的的母亲刘某交代,孩子非常顽皮,不仅学习成绩非常糟糕,而且在学校惹是生非。因为打架,同学的家长经常找上门来,老师也经常反映孩子逃课逃学……作为孩子的母亲,什么样的手段都尝试过了,但是收效甚微。一个月前,孩子又逃学滋事,刘某用棍棒对其进行殴打,气血冲头引发精神病,行为失控,直至把孩子活活打死,将尸体肢解,丢弃在电站引水渠中,头颅放进炉膛焚烧。清醒之后的刘某见惨剧已经酿成,首先想到了搬家,同时为了对长期外出打工的丈夫隐瞒真相,也为掩人耳目,便沿街张贴寻人启事,谎称孩子走失………
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这也许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,但对于刑事案件侦破工作,能否发现并把握细节,则考验的是一名侦查人员,尤其是一名刑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养。
李青就是属于这种能够发现并善于把握细节的人。
2010年夏天,李青在一起杀人抢劫案现场,提取到了一枚血足迹。这也是案犯在现场留下的唯一有价值的痕迹线索。李青对这枚血足迹潜心进行分析研究,发现足迹上有一个非常不明显的细小裂纹。侦查人员根据足迹花纹,按图索骥查找到了穿着同类鞋子的嫌疑人,李青在其鞋子的底部果然发现了与现场足迹相吻合的损伤裂纹,遂将样品送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,李青在委托书上特别要求在损伤裂纹处提取检材。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按照委托要求,检验出了与死者相同的DNA成分,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直接证据。
2012年初秋,刑警大队接辖区某乡镇派出所报警,该乡牧民木某死于家中。李青带队前往,木某的哥哥哈某称其弟醉酒后卧于院中死亡。侦查员走访证实,木某平日嗜酒如命,几乎天天醉酒,身上有跌打损伤实属正常。现场勘验中,李青发现木某住房内有明显清扫过的痕迹,室内桌边发现一滴较新鲜血迹,这引起了李青的警觉。在检验死者尸表时,发现死者颈部皮肤有一小片不易察觉的轻微发红,分析该处损伤非摔跌形成。李青主张解剖尸体,这个建议,不仅侦查员不理解,死者亲属也坚决不同意。李青取得领导支持,由一名副局长负责给死者亲属做通工作。经解剖发现,死者不仅颈部肌肉组织出血,其他相关脏器也有窒息症状。死者哥哥哈某有重大杀人嫌疑,经连夜审讯,哈某交代了因口角将弟弟杀死的经过。
命案,就是通过对容易被忽略的那些细节进行科学的解读,一一告破。李青与全体战友们一起,书写了阿勒泰市连续十八年命案必破的不俗战绩。
三、这边风景独好,把青春留给青山绿水
历史上,阿勒泰由于地处偏远,环境闭塞,经济社会发展一度滞后。曾经,来到这里的人们想早点出去,走出去的人们不愿回来。2000年,首府乌鲁木齐周边某市面向全疆招揽刑事技术人才,各方面待遇都相对优厚。李青也加入了报考的行列。经过多重严格的考核测试,李青的多项科目成绩优异,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。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。然而,李青犹豫了,一边是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,一边是单位领导的挽留和同事们殷切期待的目光……
李青决定留下来。这一留就是将近30年,留下了全部青春,也留下了人生的精彩。
近30年间,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夏,还是风雪迷漫的严冬,无论在城市乡村,还是戈壁荒滩,哪里有刑事案件现场,哪里就有李青孜孜不倦的身影。“还原现场,查明真相”“案件不破,勘查不止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2015年至目前,李青共勘查1800多个各类案件现场,处理各类事故及非正常死亡现场350余个,提取并管理物证1万余份,出具各种技术鉴定500余份,检验尸体680余具,活体检验570余人。直接破获和参与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,其中利用痕迹物证破案280余起。
在此期间,阿勒泰市公安局的刑事技术人员队伍,逐步发展成了拥有痕迹、法医、照相等多种技术人才队伍;基础实施也从无到有,创建了全国二级技术室,承担了阿勒泰地区近一半的案件现场勘查工作。这里面无不包含着李青近三十年的心血。在现场,她手把手的带新人,把现场当课堂,苦练基本功;在平时,她虚心求教,钻研业务,不仅自学了法医学、社会学、地方民俗等学科,而且结合实践,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刑事技术刊物上发表,探索研究适合于本地实际的刑事现场技术理论。
从嫩芽初露,到枝繁叶茂,李青就是这样的从大地汲取营养,又奉献回报给大地。
27年间,阿勒泰的变化天翻地覆。这里的山更青,这里的水更绿,这片土地更需要安宁与祥和……
老子曰:“天下难事,必做于易;天下大事,必做于细。”李青说,她关注生活中的细节,她时常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感动。
这里的人们说,李青是这座山城的一处细致的风景,她时常给这片土地一份感动。
Copyright © 2025 | 新时代法制新闻网 主办 | 主管单位: 国务院中国边贸联合会 京ICP备2021032724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及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官网转载,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告知我们,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京公网安备:11000002000015号 | 授权运营:北京中进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| 技术支持:银象网络 | 站点统计